环保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分享到:
点击量: 288002 来源: 中国环保设备网
编者按
 
 即将过去的2007年环保亮点频闪,构成了环保事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本报自今日起推出系列年终特稿,对今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变化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报道。
  
  2007年,我国环保事业发展亮点频闪。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环保制度的**,正**我国环保实践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中央战略决策指引地方转变

  一向以发展速度和**精神著称的深圳,今年在环保工作上的一番举措引人瞩目:年初出台了“1号文件”——《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将建设生态市作为深圳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在**率先成立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委员会,从决策层面、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筹解决环境问题,避免和减轻重大决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人们常说环保是软约束,但深圳是强势环保。强势环保的背后,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展理念的真转真变。”深圳市环保局局长郭雨蓉切身感受到的变化令人振奋。

  地方政府的转变,缘于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指引。回望过去一年,温**总理在“两会”期间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实现减排指标坚定铿锵的话语言犹在耳;“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重大战略思想展现出污染治理与流域发展的综合统筹;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描绘出未来和谐社会蓝图;国务院发布“十一五”环保规划昭示出国家保护环境的政治意愿,这一切都体现了我国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意图。生态文明指明了环保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大,一次历史性的盛会。在这次会议上,生态文明**被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被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新的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和全党意志,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必将极大地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必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积极影响。

  主干线,提升了环保工作的地位;主战场,明确了环境保护的任务;大舞台,强调了环境保护影响。一位基层环保局长深有感慨地说,现在市领导到各地检查工作,无论是检查企业、农村还是交通建设,总得带着环保局的人才踏实。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环保工作正由部门化向综合化转变,越来越多地方开始追求环境保护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院教授解保军认为,生态文明的提出体现出科学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党中央对生态文明的高度强调,是对改善民生、实现民主的高度关注,是建设政治文明、法律完备、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谈起生态文明,山东省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颇有心得。前不久他去日本山口县周南州参观,发现当地的产业结构与淄博相似,都是大矿山、大化工、大冶炼,但那里却还是一片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胡慧晏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早已为我们提供了新发展模式的可能,只要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首广为传诵的歌曲,却令无锡市民在今夏又一次品味出苦涩滋味。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无锡市整座城市,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暴发。

  由于环境问题的长期积累,今年成为我国水污染事件密集暴发的一年。太湖、巢湖、滇池相继大规模暴发蓝藻,一些重要的饮用水源相继受到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江河湖海已经不堪重负。在今年5月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会议、7月的**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和11月的**河流水污染防治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再三强调要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要通过给予流域人文关怀,恢复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环境基础。

  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体现了将污染治理与流域经济、社会及环境状况统筹考虑,谋求全局效果和长远效果的战略思想,这是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指导河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历史性转变的重大举措。这一环保战略思想的**体现了三大特点: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作为首要任务,把维护群众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二是用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确立了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强调经济布局与产业结构要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承载能力;三是用系统方式和综合措施构建了新时期水污染防治的对策体系,强化系统管理,维护流域生态健康、人水和谐。
 
  **制度,大力推行环保战略实施

  在深刻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环保形势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及时地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这一战略真正融入**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中。

  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的重要内容。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让中国经济付出较大代价。以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

  党和国家的环保大政方针,正在地方得到贯彻落实。无锡市将在两年内关闭700多家化工企业;江苏太湖地区水污染排放标准大幅度提高,目的就是快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减轻太湖污染负荷。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转型之前,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方面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

  那么,如何消除地方政府发出的不和谐音?关键是要强化责任考核,落实政府环保责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科学发展。一些新的环保制度正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走向。苏州在国内率先尝试推出“环境效益审计”,在关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将区域环保投入与绩效情况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以环保“审计”来促使领导干部确立环保优先责任感。这为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有益尝试。

  河北省把节能减排纳入30个重点县(市、区)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3年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为未完成目标的,主要负责人责令引咎辞职,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就地免职。

  战略是灯,照亮了发展的道路;战略是帆,调整着前进的方向。环境保护成为国家战略,成为执政理念,将有力地促进中国走向**小康。(完)

来源-中国环境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