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新我国制造的**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
歼6战斗机是由沈阳飞机厂参照前苏联米格-19型歼击机研制的,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我国航空工业进入了超音速时代。歼6战斗机是上个世纪60-90年代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曾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大显身手,至今仍有相当部分在服役,同时它也是我国援外的主要机型之一。
歼7飞机是在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制空权,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尽管在试制过程中先后受到中苏关系破裂和文化大**的干扰,使得该机的研制过程步履维艰。但我国航空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的仿制出了歼7战斗机,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型号。通过歼7战斗机的研制,我国走完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战斗机的全过程,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战斗机,歼7战斗机对我国国防功不可没;同时作为我国引进仿制、消化吸收*彻底,改进改型*成功的一个战斗机系列,歼7在我国航空发展史上也将留下浓重的一笔。
歼—12是迄今世界上*轻的超音速战斗机。
歼-8型战机从1965年起开始研制,1969年7月原型机首飞成功,1979年12月设计定型。之后,歼-8共发展了Ⅰ、Ⅱ、ⅡM等系列型号。其中,*新型外贸出口型飞机歼-8ⅡM于1996年3月首飞
超-7是我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新一代轻型战斗机,将替代巴基斯坦现役的歼6、歼七、米格-21、F-5、“幻影”-Ⅲ/Ⅴ等系列飞机。这些是战斗机(歼击机)的主要机型了。

轰炸、攻击机主要有
B-5基本型于1963年1月开始试制准备,1965年正式批准试制方案,1966年9月**试飞,1967年通过国家鉴定,投入批生产,至1984年停产。
SH-5的研制始于1968年,1971年10月完成静力试验和总装,1973年12月试飞原型机**地面滑行,1975年5月**下水,1976年4月3日**水上起降试飞成功。1986年开始交付使用。
强-5于1965年6月**试飞,1965年12月通过初步设计定型审查,1968年11月开始成批生产。
轰一6于1968年12月24日**试飞成功,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生产的中型轰炸机。之后又有轰一6甲、轰一6丁等
我国“飞豹”(FBC-1)于1988年12月14日首飞成功,之后又进行了改进

**直升机有
Z-5是在前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发展的我国的**种直升机。1959年仿制型Z-5原型机试飞。1963年定型并转入批生产。随后,对Z-5进行了大量的发展和改进工作。
Z-8原型机于1985年12月**试飞,第2架原型机于1987年10月试飞。1989年4月8日取得合格证。
Z-9是引进法国**研制生产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1980年正式引进**生产,1982年完成首架飞机的装配。1990年年底,50架直-9按协议全部生产完毕。
还有就是Z-11

**教练机
CJ-6是双座初级教练机。1957年7月开始设计,1958年8月27日原型机**试飞,1962年1月定型投入批生产。
TF-6是1966年开始研制,1970年11月进行了**试飞。1973年12月定型并投入批生产。至1986年共生产634架。
教-8是一种基础**喷气教练机,也是我国**种与国外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于1990年11月21日**架教-8**试飞成功。
歼教7(FT-7)是在歼7-Ⅱ的基础上研制的**喷气教练机,1989年开始研制,1990年11月9日**试飞成功,很快完成了调整试飞,到1992年5月通过部级鉴定
FTC-2000是于2002年11月4日在第四届珠海国际航展上,推出其历时近10年研制开发的**歼击教练机

**无人机
长虹-1是1969年开始研制,1972年11月28日首飞,1980年通过设计定型技术鉴定,已正式装备**使用。
长空-1(D-5)1968年开始研制,1968年10月进行**试飞,1976年完成定型飞行试验。1979年通过设计定型技术鉴定并投入批生产
ASN-104于1980年3月开始研制,1982年10月**试飞,1985年投入小批量生产。
ASN-206是1994年12月完成研制工作。1996年在珠海国际航展上展出,现已投入批量生产。
B-2型靶机1966年开始研制,1968年**试飞,1970年成批生产。

**运输机
Y-8系列中型、中程货运飞机是目前国内**能进藏的国产飞机。
Y-12是在Y-11的基础上发展的,1980年初开始设计。有Y-12I型和II型两种。

机载武器系统
我国生产的**种空空导弹叫“霹雳”l号,是由机载雷达波束制导的。
“霹雳”2号是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主改进的有“霹雳”2甲、“霹雳”2乙。1965年至1966年,空空导弹研究所开始了“霹雳”3号、“霹雳”4号和“霹雳”5号的自行设计和研制,其中“霹雳”4甲和“霹雳”5甲为雷达制导导弹。
“霹雳”6空空导弹于1975年开始研制,1978年研制出首批模拟弹,1979年进行空中发射试验,1981年底转入预研项目,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
“霹雳”7空空导弹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4年研制出首批样弹,同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首批空中发射试验,1987年通过航空工业部技术鉴定委员会审查,获准投入批生产。
“霹雳”9空空导弹于1986年开始研制,1989年投入批生产,1991年**在巴黎国际航展上亮相。
红箭8是我国陆军航空兵直升机装备的主要反坦克导弹。于1988年进入我国陆军地面**服役
我国空/**的作战飞机现装备着250/500/1500/3000-2型高阻爆破炸弹及250/500/1000-3型低阻爆破炸弹等航空炸弹。
我国目前装备的航空火箭弹,有57毫米口径的57-1/2;90毫米口径的90-1/2/3;130毫米口径的130-1/2;装备我国陆、海、空军各型作战飞机。
我国各型作战飞机装备使用的机炮,现有23毫米23-1/2型。23毫米23-3型,23毫米623型和30毫米30-1型。

雷达及电子设备
MC-4远程警戒雷达,YLC一2机动式固态三坐标相控阵雷达,JY一27全固态米波远程监视雷达 ,JLP-40C引导雷达 ,ARW9101雷达告警接收机,固体脉冲激光测距机,
头盔式激光夜视仪,BL904地面炮位侦校雷达,CBS-9000探地雷达系统,AF702A防空火控雷达,REC-1多用途对空和海上监视雷达等等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上海瑞准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话:021-63548418/28   传真:021-63172432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路547号恒基不夜城广场逸天阁1402室   邮编:2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