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流计型号:AZ19 电压型标尺,3倍±30μV ±300μV、非线型、±mV、±10mV、±30mV。 输入阻抗:≥10KΩ 电压常数:*小为0.5V/格 电流常数:*小为0.05*10-9A/格 零电压漂移:≤2.5V/4小时 替代AC15光复射式检流计 外形尺寸:170*160*230mm 型号:AC5系列 直流检流计 AG5系列 交流检流计 电流型标尺,有市电型、电池型;AC5零点居中;AG5零点在左侧。 1. 应用范围 型号 | 量程(μA) | 分度值(A) | 输入电阻(Ω) | AC5-1(AG5-1) | ±300DC (300AC) | 1.2×10-5DC (0.6×10-5AC) | 10 | AC5-2(AG5-2) | ±100DC (100AC) | 4×10-6DC (2×10-6AC) | 50 | AC5-3(AG5-3) | ±30DC (30AC) | 1.2×10-6DC (0.6×10-6AC) | 100 | AC5-4(AG5-4) | ±10DC (10AC) | 4×10-7DC (2×10-7AC) | 500 | AC5-5(AG5-5) | ±3DC (3AC) | 1.2×10-7DC (0.6×10-7AC) | 1000 | AC5-6(AG5-6) | ±1DC (1AC) | 4×10-8DC (2×10-8AC) | 5000 | AC5-7(AG5-7) | ±0.1DC (0.1AC) | 4×10-9DC (2×10-9AC) | 12000 |
AG5系列交流检流计适合于在各种交流电桥以及类似的交流电路中作零位指示器之用,也可在要求不高的场合下作为交流微电流测量仪表使用。AG5系列交流检流计的基本量程处于微安~纳安区段;本厂也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毫安、皮安量程段的产品。 2. 技术参数 参数 型号 | 量 程 (μA) | 输入阻抗 (Ω) | 分度值≤ (A/div) | AG5-1 | ±300 | 0.33 | 6×10-6 | AG5-2 | ±100 | 1 | 2×10-6 | AG5-3 | ±30 | 3.3 | 6×10-7 | AG5-4 | ±10 | 10 | 2×10-7 | AG5-5 | ±3 | 33 | 6×10-8 | AG5-6 | ±1 | 100 | 2×10-8 | AG5-7 | ±0.1 | 1000 | 2×10-9 |
3. 结构特点 AG5系列交流检流计采用宽频带高精度低漂移运放,组成中、低频交 流弱信号放大及检波电路,驱动微安表给出示值。由于检波信号是**值,本检流计的标尺零位在左端。为了实现较好的量程覆盖率,AG5型仪表按3倍量程组成系列,为此标尺设有两组刻线:上刻线分10大格,每大格含5小格,用于十进制量程;下刻线分6大格,每大格含5小格,用于十进制3倍量程。 4. 使用要领 1)机械调零。观察表针位置,若不在零点,用改锥调整之。 2)通电预热。将1节6F22型9V叠层电池装入机箱背面的电池盒 中,要注意极性正确。打开表头右下方的电源开关,令机器预热5分钟。 3)电气调零。在预热的同时,观察表针位置,若不在零点,转动表头下方的调零旋钮使之回零。方法是:①先转动该旋钮使指针向左偏出零点少许;②再反向(有时需要同向)转动该旋钮,使指针缓慢逼近零点;③当到达零点(不一定正好是零刻线)的一瞬间,指针右摆的速度突然加快,这是因为仪表放大��对调零负信号的放大倍数小,对调零正信号的放大倍数大;④如果不慎使指针向右超出零点,需要更缓慢地反调指针到零位,否则左调过度,会使小信号落入死区。 以上关于调零的介绍过于严格,目的是帮助用户熟悉仪器性能,丰富电路常识。实际使用中只需按照上述步骤③将指针调到零刻线即可,不会有明显的偏差。 4)测量。本表的输入接线柱在检流计左下方,用导线将它们联接到被测电路。设法调节被测电路使被测电流为零,再将本仪表仔细调零。然后把被测电流恢复原值,按下(接通)面板左下角的粗测按钮,表头就会以十分之一的灵敏度给出被测电流的示值;按下(接通)面板下端的细测按钮,表头就会以*高灵敏度给出被测电流的示值;按下(接通)面板右下角的短路按钮,则被测信号被短路,表头指针随之被强制回零,这可用于判断被测电流是否确已为零(验零按钮),或遇超量程偏转时保护表头(保护按钮)。粗、细、短3个按钮开关都是点动接通,松手即断的结构,若想令其常通,可在按下的同时转一个角度将其锁牢;再转一个角度便可解锁弹起。如果出现外场干扰或人体感应,可将接地端钮与大地联通。 5. 注意事项 1)AG5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放松按钮,关闭电源;如果长期不使 用,应将电池取出,以防电液外漏腐蚀机件。 2)AG5应在周围温度20±15℃、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使用。 3)AG5应保管在温度10~35℃、相对湿度≤80%的仓库中,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有害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