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的变迁:聚焦长春伊通河改造

分享到:
点击量: 311433 来源: 中国环保设备网
    2006-7-24 9:14:00
伊通河史话

  (记者庄严徐首天姜忠孝)伊通河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是流经省城腹地的惟一一条河流,被长春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伊通河古时称一秃河、易屯河、伊敦河。它的源头在伊通县*南端的板石庙乡青顶山北麓,全长342.5公里,其中23公里河段从长春市区流过。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年(1682年),清政府为抵御沙俄侵犯黑龙江流域,开通了伊通河航道,运输粮草辎重,这条河把辽河与松花江、黑龙江连了起来,有力地支援了抗击沙俄的战争。那时候的伊通河河宽水深,可行大船,每船可装米六十石,是一条真正的汹涌的大河。到了道光年间,伊通河河水大减,规模航运就此中断,但汛期经常泛滥成灾。从1865年到1985年的120年间,共发生了洪涝灾害38次,其中对城区危害较大的有5次。由于人们长期在河道内乱挖、乱建、乱倒垃圾,使河道变窄,泄洪能力降低。离现在*近的一次发生在1985年8月,那次水灾冲毁道路26万平方米,冲垮房屋1300多间,45个工厂停工,全市受灾人口1.79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49万元。

曾几何时,伊通河“两岸林木如篦,游鱼如梭”。但是由于人口猛增,粗放式农业无限发展,沼泽地全部变为农田,在长春以南,伊通河主流和支流上修建塘坝水库,涵养水源的资源严重匮乏,伊通河处于奄奄一息状态,再没有了往日迷人的风采。伊通河的治理和改造牵挂着长春市民的心。

10年综合治理 旧貌换新颜

1986年5月24日,长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规划》。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和2年的续建工程,伊通河河道泄���能力达到30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1996年,长春市政府决定,对伊通河城区上段进行治理。经过6年的旧城区改造,伊通河公园像一条银色的玉带飘落在城区东部:整齐的砌石护坡、壮观的橡胶溢流坝环绕宽阔的水面,堤上方砖铺地、绿树成行,8处园林景点各具特色,35项园林小品风格各异。大大小小的河心岛掩映在绿荫之中,两岸楼厦遥相呼应,处处鸟鸣花香,成为省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战役远还没有结束。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长春市今年的一号城建工程依然是伊通河的治理和改造。记者在相关部门了解到,去年9月底,长春市已经完成了伊通河污水截流干管的清淤,将9条污水截流支线管道与伊通河污水截流干管接通。但目前,伊通河污染情况还是比较严重,伊通河东西两岸共有64个雨污合流吐口及污水吐口,其中影响到伊通河水质的有41个。西岸现有排涝泵站3个、雨水泵站1个、合流吐口18个、雨水吐口9个、自来水泄水口2个。东岸现有排涝泵站4个、雨水泵站1个、合流泵站1个、合流吐口22个、雨水吐口12个、污水吐口1个。今年污水治理需要投入资金3500万元。

经过大规模会战,伊通河污染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今年6月22日清晨,伊通河拦河闸在憋了8年之后,**大规模开闸放水。拦河闸的闸门刚开启时,奔腾而去的河水十分清澈,喷射出道道白色的水练。而仅仅过了10分钟,闸门下游的河水变成了黑色。向前涌动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灰白色的泡沫。眼前的情景,令许多观看开闸放水的市民发出阵阵惊叹:“真想不到,伊通河里的水这么脏,早该好好治理了。”据了解,今年7月末之前,该拦河闸及防护坝体维修完毕,依靠汛期降雨及上游新立城水库放水,伊通河城区全段将得到蓄水。

伊通河贯穿长春南北,河上的桥就是东西交通的命脉。目前伊通河上共有各种桥梁15座,在今后的数年里,伊通河上将再建5座大桥。记者在相关部门了解到,长新桥将在今年内竣工,102国道跨河大桥即将开工建设。此外,公平路大桥、繁荣路大桥、一匡街大桥也将被列入伊通河改造规划。据了解,今年即将兴建的102国道跨河大桥是长春市的重点工程,也是长春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该桥全长近500米,建成后将是长春市*大的一座桥梁。

《长春市伊通河改造规划》中提出,在伊通河全线将设置7处河心绿岛,丰富伊通河的河道景观,同时恢复河岸滩地316.84公顷、滨河绿地180.13公顷,伊通河河道水域面积将达273.7公顷,建设以乔木为主的带形绿化长廊。

自1986年以来,长春市**加强伊通河的综合治理。特别是1997年以来,投资力度逐年加大,防洪工程建设相继完成,园林景点建设**开展。绿化、美化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规划面积1414公顷,其中水面495公顷、滩地553公顷、堤内林带366公顷。到目前统计,伊通河城区段已修筑堤防32.07公里,修建8座排涝站,左岸(西)为自由排涝站、团山排涝站、三道排涝站(3个),右岸(东)为二号排涝站、经开一号排涝站、双阳排涝站、东荣排涝站、吴家排涝站(5个),另外还有新建的丰路、东荣南街、惠工路(3个)排涝站。建3座拦河闸,为自由拦河闸、兴化拦河闸、四化拦河闸。建涵洞13个,修筑主河槽护岸30公里,初步形成了林木组成的生态区。随着上段、下段改造工程的完成,臭气熏天、河道遇洪水泛滥的伊通河逐渐改变了模样。近日,伊通河城区内18.79公里河道的中段工程已竣工放水。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自由桥下的伊通河段**道拦河闸,这道闸是1997年开始修建,1999年运行的。走在河道右侧新修的马路上,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河道泛滥臭气熏天。如今,不但河水清澈,两岸更是绿柳成荫。远远望去,两侧新建的上百栋或桃红或淡粉的**住宅,掩映在绿树红花中间,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傍晚时分,周围的居民都来到柳树林中散步,俨然是一个傍水的氧吧公园。7月11日晚上7点钟,在河边散步的赵先生对记者说:“这里太好了,每天晚上我们全家都要来河边散步,城市里能够有这样风景秀美的休闲之处是难能可贵的。伊通河改造是利市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正拎着小马扎信步走在河堤上的戴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伊通河是长春的‘母亲河’,这么多年终于看见她美丽的一刻了。这些日子,我们这些老哥们儿每天都要到河堤下面的树林里去闲坐,真算是老有所乐了。”记者问:“以前河岸旁的树林去不了吗?”戴大爷指着自由大桥旁边正在建设中的湿地公园说:“以前这些地方是不好进去的,树林密、杂草多,而且还没有路。现在树林中杂草没有了,换成了规整的花地,还修了几条甬路直接通到树林里面。附近的居民现在都喜欢到这里散步、乘凉。”记者随之“打扰”了一对情意绵绵的情侣:“为什么要到这里散步,而不去公园和电影院?”他们告诉记者:“因为这里天是蓝的、草是绿的、空气是新鲜的。我们在一起两年多,以前很少来这里,因为这里实在是差强人意。现在不一样了,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伊通河将成为爱情河。”

伊通河美了,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两岸居民却永远难忘当年的河道给他们留下的痛苦回忆。改造前的伊通河是没有污雨水管线分流工程的,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作坊工厂的废水和工业垃圾等直接排进河道,那时伊通河水的气味真是顶风臭出十几里。尤其是夏天,两岸的居民根本不能开窗子睡觉,臭味加上大个的蚊子让人苦不堪言。真正让长春市领导下决心治理伊通河还是在1985年,那一年大雨连续下了40余天,由于伊通河河道被市民建房、耕种等侵占,*窄处只有四五十米宽,洪水无法及时从河道排出,造成了长春市城市内涝,从长春大桥到吉林大路路段的积水竟然达到0.9米深!不仅影响了交通、电力、市民上班,甚至很多房屋被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于是,长春市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对伊通河**治理的决定。

伊通河改造不仅仅是**河底淤泥换上清水的过程,它包括水利工程、污水截流工程和风光带建设三方面,是一项人力、财力消耗巨大的工程。7月12日,记者来到正在紧张施工的八里堡永荣桥下的伊通河中段工程工地。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好几个工程队正在紧张施工。还有几天就要放水了,还有接近4000立方米的河底土需要清理,挖土机和翻斗车昼夜不停地在河道和岸上往返着,司机黝黑的皮肤上成排地流着汗水。“我们必须按时完成任务,坚决在规定时间竣工,保证放水顺利进行。”伊通河管委会副主任王仲秋坚定地说。从伊通河改造开始,他就一直在领导小组工作着,连续很多天他都不分昼夜地站在大堤上指挥和监督工程进度,顾不上吃饭和休息。他说:“这点苦算不得什么,在这项工程中,比我劳累的人简直太多了,可这是对市民生活、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好处的事,吃苦受累都值得。”

伊通河改造工程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解决污水问题,如何解决污水污染河水的问题呢?1988年,伊通河修了一条直径2.5米的下水管。由于污水量特别大,不够排放需要,1992年又增加了一条直径2.5米的排污管,由于年久接口抹带全坏了。这次又重新浇注C30抗渗防冻细石,采用双层直径6毫米钢筋网进行抹面,抹带宽40厘米、厚15厘米,重新对管口加固。2003年,长春市政府在对沿线各个向河内排放污雨水吐口进行了详细调查后将任务落实到长春市建委,由建委负责把伊通河内的污雨水管线彻底分流。雨水可以直接入河,污水要进行再次截流,彻底地把污水截入到地下排污管线里面去。2005年,完成北郊污水处理厂到长春大桥段,今年6月完成长春大桥到长春水务集团**净水厂的清淤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从根本上把污水截流排入到污水管道,整个伊通河水域里将没有污水排进。

沿河两岸的河滩地及堤内50米宽的绿化护堤林带总面积为1410公顷,其中水面495公顷、滩地549公顷,林带地166公顷。在伊通河改造的14公里之内将建设24个景园,到年底将完成18个。到那时,从南向北穿过市区的伊通河将成为绿色走廊,对空气净化和湿度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改善 促进经济发展

伊通河得到综合治理,对促进长春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是带动长春市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过去伊通河两岸是臭味大、蚊子多的贫困区。近几年随着两岸环境的改善,成为一个人居的高标准生活带:鸿城国际、万科花园、武夷花园、中海水岸春城等等楼盘的价格扶摇直上,成为长春市房价*高的几大板块之一。过去没有人愿意居住的房子如今竟然卖到每平方米3500元左右的价格,不禁让原住户都感到不可思议。家住伊通河畔某花园小区的李先生对记者说:“我是去年买的房子,虽然比有些地点的房价高了一些,但是居住的环境也确实是有区别的。每天早晨下楼沿河慢跑一圈,就会有换气的感觉。绿树丛中的清新空气与城市里夹杂着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空气有天壤之别。每天下班后即便不去散步,只是坐在阳台的藤椅上向下看波光粼粼的河水和两岸的绿树也都是一种享受啊!”

在谈到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时,王仲秋说:“周边的房价迅速上涨与伊通河改造后的环境密切相关。我们给伊通河风光带工程主体定位是‘三带贯春城,五线起锦绣’。三带即是一条河是蓝带,两条护堤林带是绿带,五线即防洪保安线、自然生态线、文化风情线、休闲健身线、观光游览线。规划的原则是水清、岸缓、绿浓、境静。布局结构分为五区,都市森林区主要在城区南段,南绕城高速公路桥到卫星桥;文化景观区就是从卫星桥到自由桥;休闲健身区是从自由桥到东大桥;休憩活动区从东大桥到东荣桥;自然野趣区从东荣桥到四化拦河闸。规划的重点是园林绿化和景观、景点以及娱乐设施,与此相配套有道路、给排水、环卫、电力和亮化美化等工程。主要景观以自然生态为主,突出绿色和关东文化,像赛得桥下游伊通河右岸的民族风情园就是关东文化的代表。还将形成一个把农村所有农作物种在一个地方叫‘乐耕园’的,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农作物的种类和成长过程。因此,不仅是房地产经济得到了拉动,还将带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改造后的伊通河将处处能行船,沿河的景园也将成为长春市的又一道风景。根据长春市冬季漫长河道无水、尘土飞扬的特点,还准备做冬季蓄水,这样可以做足做好‘冰’的文章,把冰雪项目搞起来,让‘冰河雪景’成为长春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让光彩永驻 需要自觉和法制

伊通河经历了从美丽到浑浊、改造后又焕发青春光彩的艰难过程。清澈的河水、秀丽的绿化带都是来之不易的,好环境需要大家保持,如何让母亲河青春永驻,那就需要自觉和法制。

“经过艰难的改造过程才有了今天如此优雅的环境,附近的居民们保护它还来不及呢,怎么舍得破坏。不仅我们很自觉,还提醒和监督其他人不要乱倒垃圾,不许向河里倒污水,连小孩子都不随意乱扔果皮。”一位在河畔散步的居民对记者说。的确,记者在7月13日傍晚来到自由桥附近的伊通河畔,由于天气依旧闷热,市民都出来散步乘凉,行人来来往往,没有一个人随地扔杂物、吐痰,大家很自觉地维护着母亲河的环境。

记者来到东平路还没有拆迁的几处住户家。一位河南过来靠收捡废品生活的陈大哥讲:“我来这里住才两个多月,虽然不知道以前这条河是什么样子,但是现在所看见的是美丽的景色。我们以前把收来的东西随便乱放,现在你看院子里的东西都很规整。因为我不想因为我家的杂乱,让这里的环境出现不协调。我现在看见别人随便丢弃的不能卖的垃圾的时候,都会拣起来放在垃圾箱里。”在河堤两旁的甬路上、草地旁、树林中,有下棋的、玩牌的、闲聊的,还有坐在树下小憩的,一些或坐或走的情侣,打闹嬉戏的孩子,都使人感觉那么和谐惬意。

2005年4月,长春市出台了《伊通河河道管理办法》,在伊通河道旁采砂、取土,排放污水、践踏草坪、采摘花果、损毁花草树木等行为都将受重罚。王仲秋说,为了执行好《伊通河河道管理办法》,管理处将伊通河分为三段,每段设一个管理科,每科有10人负责所辖段位的河道管理。三段中,上段主要是看护水面和草坪,水面主要负责看护一些人的捕鱼、电鱼、炸鱼问题,草坪主要看管乱踩乱踏行为;中段主要是工程治理,主要防护一些施工单位的滥倒、滥卸垃圾行为;下段主要对建筑设施进行看管,如护栏等。在执法过程中如说服教育无效,即可对其进行罚款处理。还将加大宣传力度,在儿童、学生、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中深入开展了解“母亲河”、热爱“母亲河”、建设“母亲河”、保护“母亲河”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营造浓厚的人人关心“母亲河”,为“母亲河”争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摘自-吉林日报

*新资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