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摘要)(六)

分享到:
点击量: 286711 来源: 人民日报
  七、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中国野生动植物极其丰富,仅脊椎动物就有6481种,居世界前列;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政府于2001年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野生动物保护。一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绿盾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二是强化栖息地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形式,有效保护和改善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三是拯救繁育**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种群达到239只,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596只;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1000多只。四是积极推动野生动物资源繁育。五是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在候鸟等野生动物重要聚集分布区域建立了350处***、550处省级和2000余处市县级监测站,布设监测点和巡查路线近万处。

  (二)野生植物保护。中国政府颁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初步建立起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网络体系,涵盖了65%的高等植物种类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主要栖息地。建立了400多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因保存中心和160多家植物园、树木园,保存了中国植物区系成分植物物种的60%,上千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395处,覆盖了15%以上的陆地国土面积,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万多处,总面积150多万公顷。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

  八、发展林业产业

  立足国内解决木材需**中国的基本政策。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国内的木材需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陆续建立了4466个国有林场,森林面积达3666.6万公顷,其中培育人工林1333.3万公顷,20世纪90年代又大力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2002年中国政府又启动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目前,**已营造速生丰产林490万公顷。

  在以速生丰产林、纸浆林、能源林等为主的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产业迅猛发展。中国人造板、木质地板、竹材及竹制品、家具、松香等产品产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为繁荣国际市场发挥了作用。

  九、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致力于使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政府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每年开展“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行动,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拍摄制作了系列电视专题片《森林之歌》,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人与自然”、“绿色时空”、“绿野寻踪”等专题节目。创办了《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与人类》、《国土绿化》、《生态文化》等报刊。树立了林业英雄马永顺、治沙女杰牛玉琴和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等先进模范人物,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推动生态建设。

  深入开展“林业与构建和谐社会”、“林业与**建设小康社会”、“林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业与国家**”、“林业与节能减排”等重大生态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新时期党和*****论林业与生态建设》、《毛泽东论林业》、《周恩来论林业》、《刘少奇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论》、《生态文明建设论》等重要图书。举办了中国林业产业国际博览会、森林旅游博览会、花卉博览会、生态文化节、竹文化节、湿地保护论坛、国际沙漠论坛、绿色财富论坛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

*新资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