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污:百亿投入16年却收效甚微

分享到:
点击量: 296211 来源: 中国环保设备网
    记者 陈丽娟 发自上海  
  ● 倘若单从技术层面上看,太湖要在三五年内实现治污,**有此可能。关键是管理体制问题  

  ● 倘若管理问题得以解决,太湖治理费用只需国家一二期预算投入资金的1/10  

  ● “863”治水专项成了利益相关者的“分肥大餐”:少数“内部人”决定着政府应该投资什么项目,项目由谁来主持、参与,项目的进程及*终成果评定也由这些人进行。而真正有价值、有效果的治水技术,却拿不到科研经费  

  ● 放着多年水治理研究实践成功的**成果不去用,而采用三国诸葛亮川南追敌时采用的古老“捞藻”技术,在国际治水界都引为笑谈  

  ● 中国领导对污水治理的关心程度“世无前例”,中国对环保的投入也是“****”,连续两三个“五年计划”共投入了1.2万亿元,但是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之差也同样是“世史都无前例”  

  6月在无锡召开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指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太湖作为中国重点治理的*大湖泊,自1991年国家启动**期太湖治理工程,至今已十六载。太湖治理共投资逾百亿,却收效甚微。不久前刚暴发的无锡水危机,让国人不得不面对“太湖治理16年无功而返”的沉重事实。  

  “太湖治污”真的难于上青天?然而,近日世界水协理事刘光钊与南京大学藻菌学科带头人刘志礼教授,在谈及太湖治理时却不约而同地向本报表示:倘若单从技术层面上看,太湖要在三五年内实现治污,��对有此可能,现在治理的关键是管理体制问题。  

  “蓝藻不是不可治理,但要治水,先要治人”  

  相对当前舆论热衷于清议“就水治水”,多年致力于滇池治理的刘光钊表示:“蓝藻不是不可治理,但要治水,先要治人。”刘光钊几年前上报滇池治理工作时,国家环保局原局长谢振华曾给其回信称:“滇池治理看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刘光钊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太湖治理。太湖治理多年不见成效,难治之症更多的是在管理问题上。  

  太湖水污染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乡镇工业之兴起。1990年代中期之后,长三角地区经济起飞,在太湖流域这片占**不到0.4%面积的土地,创造出占**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之一。然而,在漂亮的经济成绩单背后,是令人难堪的环境困局。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专家罗祖德认为,流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经济区和行政区不整合的固有矛盾,这两大矛盾加上部分官员的管理失职造成了太湖治理举步维艰的局面。  

  罗祖德表示,太湖流域涉及两省一市35个城市,城市在“共享”太湖的同时也在“共污”。然而由于区域行政主导下的太湖流域管理使得太湖水资源产权不清,太湖治理权责不明。于是大家一哄而上你争我抢用太湖,结果却是“发展经济不要命,治理太湖不出力”。  

  区域规划与太湖流域综合规划不接轨  

  河海大学教授崔广柏曾指出,太湖治理缺乏一个流域的日常监管机构。目前太湖流域的管理组织有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等,中间存在区域隔阂,流域管不了区域,造成区域规划与太湖流域综合规划不接轨,“规划打架”现象时有发生。  

  2006年底,联合国国际湖泊环委会专家哈里应无锡市要求问诊太湖,他作出《太湖水环境状况及水质修复评估报告》,认为:“建立流域领导机构至关重要。这个领导机构必须是官方机构,要由环保、水利、建设、农林等相关部门组成。这便于通盘考虑整个流域水环境修复管理措施的制订。”  

  6月16日,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动员大会。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强调,要从根本上解决太湖污染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依靠科学技术推进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其中包括组织实施国家“863”重大课题“太湖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技术示范”项目和自2002年起实施的生态清淤工程。  

  太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一项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性立法——《太湖管理条例》目前正在起草相关条文,前期准备工作已做完。这是一项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性立法,迄今为止尚无先例。  

  对此,罗祖德教授强调:“进行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性立法,立意虽好,但关键还在于执行力度。必须要有一个权威的执法机构,凌驾于两省一市进行强硬监管,方能奏效。目前在长三角一体化问题上,有专家建议可将长三角16城市扩容为两省一市政府的直接对话。这一行政设想如应用到太湖治理上,也许能够解决问题。”  

  太湖局则表示希望由两省一市有关部门协调成立一个太湖流域管理委员会,以解决上述问题。看来,《太湖管理条例》是否能解决“多头治水管理混乱”的问题,还需拭目以待。  

  “863”治水专项成利益相关者“分肥大餐”  

  无锡市科技局副局长王友根曾向媒体无奈表示,目前太湖的富营养化已呈积重难返之势,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彻底治理,目前在国际国内都没有一个成熟的好方法。对此,刘光钊、刘志礼等治污专家却持不同意见,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倘若单从技术层面,太湖要在三五年内实现治污,**有此可能。”刘光钊甚至认为,倘若管理问题得以解决,太湖治理费用只需国家一二期预算投入资金的1/10。  

  据了解,2002年8月无锡市正式启动国家“863”计划重大治水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示范工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的水污染科技治理专项,总投资2.1亿元。然而,几年的科研努力,却没有发挥出治理效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广柏认为这是由于研究项目无序设置,理论研究严重脱离实际。  

  刘志礼教授更将矛头直指科技腐败。他表示由于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拥有太大的资源分配权与项目审批权,操作不透明。  

  在这种情况下,“863”治水专项成了利益相关者的分肥大餐:少数“内部人”决定着政府应该投资什么项目,项目由谁来主持、参与,项目的进程及*终成果评定也由这些人进行。自己立项、自己招标、自己评标、自己中标、*后还由自己决算、验收。有些本已被其他国家反复研究、确认是完全错误的研究项目,在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强行开展,却毫无实质进展。而真正有价值、有效果的治水技术,却拿不到科研经费。这不仅造成了大量投资的白白浪费,更耽误了太湖治水工程的有效开展。  

  针对科技腐败泛滥的问题,刘光钊认为,由于种种管理之弊,真正可以治污的先进技术在太湖治理中却难以得到研究应用。  

  太湖治水专项上应该建立责罚机制,改革招投标制度,对浪费国家资金、项目完成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企业,应予以淘汰。同时,要促进专家的知识更新。  

  盲目疏浚造成水体生态恶化,不能饮鸩止渴  

  刘光钊强调,管理问题同样体现在先进治水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上。  

  他告诉记者,在太湖治污工程中,落后的工艺、落后的管理占据了水务市场的大半个江山,一些部门置新技术不用,重复使用一些落后的工艺,致使太湖治理的效率难以提升,多年治理都是表面功夫。  

  当问及原因,刘光钊表示一是地方的守旧观念,二是控制治水的个别专家的学霸作风,三是治水专家当中一些人根本没有治理湖泊的实践经验,四是个别领导不能以大局为重,官本位、个人本位的思想作祟。  

  对于历时16年耗资100亿元的“引长济太”工程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捞藻”应急措施,学者纷纷提出质疑。刘志礼教授更明确表示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  

  刘志礼指出,目前主要采取的“引江济太”的办法,以尽快促进太湖水体流动,改善太湖水质,此举救急尚可。但由于是“死角”,所以水引得太多可能会导致藻体向南太湖、东太湖扩散。要是一扩散,整个太湖流域都得遭殃。刘光钊亦表示,盲目疏浚会造成水体生态恶化。接下来得从治本入手,不能再饮鸩止渴。  

  而针对目前应对水危机进行的“捞藻”工作,刘光钊更是痛陈:“放着多年水治理研究实践成功的**成果不去用,而采用三国诸葛亮川南追敌时采用的古老‘捞藻’技术,在国际治水界都引为笑谈。”太湖治理开展多年未能奏效,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始终采用这些落后技术所致。  

  作为考察研究过20多个国家水治理的治污专家,刘光钊表示,中国领导对污水治理的关心程度“世无前例”,中国对环保的投入也是“****”,连续两三个“五年计划”共投入了1.2万亿元,但是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之差也同样是“世史都无前例”。  

  “其实中国已掌握的水处理技术已达******,但在太湖乃至**其他湖泊河流治理中所实际应用的技术水平却落后国际近50年。” 刘光钊认为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之差,难治之症恰在于此。

摘自-国际金融报

*新资讯

1